黄河为何被称为中国的悲伤?一次决堤就淹死百万人

黄河为何被称为中国的悲伤?一次决堤就淹死百万人

那时候,清朝早已平息了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,收复了新疆,西方列强暂时没有与中国进行大规模战争的计划,国内外形势较为稳定。曾国藩、左宗棠、李鸿章等人启动的洋务运动,正在轰轰烈烈进行之中,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。李鸿章奉命组建了北洋水师,从国外购买了一批新式舰船,成为保家卫国的坚强力量……

从种种情况来分析,将这段时期称为“同光中兴”,都是名副其实的。

然而,谁能想到,仅仅是一次洪灾,就把“同光中兴”打回了原形。

1887年春天,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。随着积雪融化、河冰解冻、春雨增加,黄河上游、中游地带迎来了春汛。由于水利不兴,河道管理不善,进入7月后,永定河、北运河、黄河等河流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决堤。这些决堤带来的损失不大,没有引起清朝的重视,为后来的黄河大决堤留下了隐患。

9月30日,在经过连日暴雨后,积蓄了足够力量的黄河终于爆发了,在郑州出现决口。开始,决口只有30余丈。只用了3天时间,决口就迅速扩张到300余丈,相当于1000多米。浑浊的黄河水,像一头咆哮的野兽,挣脱了堤岸的束缚后,向下游扑去。堤外的城市、村庄,在极短的时间里,就被黄河水淹没……

在这次洪灾造成的大决堤中,郑州、开封这两座大城市都受到毁灭性的打击。清朝时期开封是河南省的省会,郑州是一座新兴城市,人口稠密,经济活跃,这就使得大决堤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格外沉重。

按照正常的理解,发生洪灾之后,官府应该第一时间组织人力堵住决口,赈济灾民,开展灾后重建。可是,清朝并没有这样做,而是着力调集人手,防范人民起义。到了10月15日,清朝才发放10万两银子的赈灾款。到了11月9日,清朝才派遣礼部尚书李鸿藻奔赴河南,督办河务,抢修河堤。

李鸿藻是清朝名臣,做过同治皇帝的老师,为官清正廉洁,却并不擅长河道治理,因此抢修工程进展缓慢,而且不够坚固,1888年6月又被洪水冲垮。经过反复折腾,直到1889年1月20日河堤抢修工程才宣告完工。

光绪皇帝对李鸿藻的表现很不满意,以督率无方之名将他罢免,革职留任。不久,李鸿藻回京述职,也未能恢复职位,直到1888年光绪皇帝大婚,才开恩让他官复原职。

在1887年黄河大决堤中,“受伤”最重的,当然是当地老百姓了。清朝时期,国家没有建立灾害统计报告制度,因此难以知道精确的死亡人数。但从各种州县志记载的数据显示,这次大决堤,至少造成了150万人丧生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数据

365提款一周都没到 返程火车票(什么叫火车回程票?)
彩票365手机版官方下载 蓝领贷逾期罚期多久

蓝领贷逾期罚期多久

07-20 访问量: 4550
彩票365手机版官方下载 (女足世界杯)综合消息:瑞典荷兰晋级八强 美国出局创世界杯最差战绩